近5个交易日(4月21日至4月25日),两市约273家公司被机构调研,其中有36家来自医药生物行业。
从机构调研榜单来看,共有170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医药生物行业中,开立医疗尤其受关注,参与调研的机构达到256家。
在机构调研中,公司提到近期经营情况介绍及展望,2024年,受国内行业政策因素及公司逆势加大战略投入影响,国内全年医疗设备的招采总额明显下降,公司国内超声、内镜业务收入有所下滑,公司经营数据面临阶段性承压。2025年一季度以来,国内医院端招标复苏明显,公司中标增幅明显好于行业背景,但市场中标与企业报表端收入增长存在一定周期差,公司一季度收入仍有所下滑,加之公司在2024年新增超过400名员工,2025年一季度研发、销售费用同比增加较多,导致一季度净利润降幅较大。
展望2025年,根据年初以来的招标恢复情况,公司预计终端医院全年的采购将好于去年,公司收入有望回归增长趋势。另外从产品研发推出的节奏上看,2025年是公司新产品推出的大年,超声80平台、内镜HD-580系列产品、外科精卫系列产品、心内IVUS持续放量做基础盘,内镜HD-650系列产品、外科4K-200系列产品上市做高端增量,为公司2025年收入稳定增长夯实了基础。2025年公司也将控制团队扩张速度,加大费用管控,保证利润输出。
近期关税大幅提高,机构问及对公司海外采购的影响。对此,开立医疗表示,公司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较低,其中部分芯片、电阻电容等从海外进口,进口的都是偏低端、基础民生类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渠道较多,即使在过去医疗卫生事件期间也不存在供应短缺,本次新的关税政策出台以来,尚未看到价格发生大的波动,预计关税提高对公司产品成本的影响较小。
此外,公司回复称,2024年,关于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全国各省市都发布了规模较大的采购计划,但直至2024年底,最终招标落地的比例不高,设备更新政策关系到国家经济振兴,预计该部分采购计划将在2025年陆续落地,为医疗设备市场带来一定增量。设备更新政策持续周期为三年,预计2025年可能会出台新一轮采购计划。
其表示,从目前已实施的部分设备更新集中采购项目看,部分项目最终中标价格较低,尽管短期内集中采购项目占全市场采购的比重较低,但可能成为国内医疗设备行业整体毛利率走低的信号。对此,公司积极予以应对,公司在多年前就制定了高端化、多产品线的发展战略,每年投入高比例研发费用,不断在细分领域推出产品,为公司应对现阶段市场环境提供良好支持。集中采购项目的增加,将加快行业优胜劣汰,未来各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会继续上升,头部品牌将获得更多的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开立医疗是一家从事医疗设备自主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产品涵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领域,能够为各级别医疗机构的不同科室提供临床解决方案。
业绩方面,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4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99.81万元。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