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三七等中药材价格高位运行 相关上市公司承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5  浏览次数:122

  目前,大多数中药材价格都早已进入下降通道,仅三七、冬虫夏草等少数品种高位运行,造成一些中医药上市公司生产成本压力增加。

  
据昆明制药财务总监汪绍全介绍,今年以来,三七价格涨幅较大,公司主打产品之一血塞通系列就是以三七为原料的,因此三七涨价导致该产品的成本压力加大。汪绍全表示,对此公司采取了增收节支的措施。

  
据介绍,三七今年的上涨行情从1月份开始,待春节过后更是势如破竹,一路震荡上行,冲破每公斤700元关卡。“三七现今的高价位,已使药厂和下游企业有些吃不消。”

  
业内人士指出,除昆明制药外,国内的三七使用“大户”还包括中恒集团(梧州制药)和正处于上市审核中的珍宝岛药业。“今年这几家公司的销售增长仍是确定的。”机构研究员预测。且昆明制药还在计划扩大产能。

  
可以说,三七的市场需求刚性较强。“目前三七仍供不应求,年均缺口在2000吨左右,其价格的高位运行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崔秀明这样认为。

  
另外,今年以来,另一个大幅飙涨的中药材是冬虫夏草,其价格涨幅超过50%.同时,随着即将进入中秋节等时令节日和和第四季度的冬令进补季,冬虫夏草的市场需求还将猛增,价格仍有望上行。(上海证券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