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医药 » 正文

这只中成药股已实现营收14连涨,7亿收购押注280亿吸入剂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6
4月26日,中成药头部企业羚锐制药披露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3亿元,同比增长27.19%。从数据可见,公司净利润表现亮眼,虽然营收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但从历史数据来看,该公司自2011年以来已实现营收“14连涨”。
 
  公开资料显示,羚锐制药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及化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橡胶膏剂、贴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酊剂、软膏剂等十余种剂型百余种产品,覆盖骨科、心脑血管、儿科、癌性疼痛等治疗领域。
 
  目前,公司拥有生产批文的产品中,包括通络祛痛膏、丹鹿通督片、培元通脑胶囊、活血消痛酊等核心产品在内。
 
  从2024年公司的各产品收入来看,其中,贴剂产品收入21.1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60%,代表品种有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舒腹贴膏、小儿退热贴等;片剂产品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5.6%,主要系丹鹿通督片销售收入增长所致;胶囊剂产品收入7.5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20%,代表品种为培元通脑胶囊;此外,软膏剂及其他产品收入分别达1.28亿元、1.4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成药贴膏剂领域,公司目前有13款产品,其中不乏通络祛痛膏这一超10亿元的大单品。资料显示,通络祛痛膏为国家医保乙类、国家基药、OTC乙类品种,具有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腰部、膝部骨性关节炎属瘀血停滞,寒湿阻络证。近年来,该产品的市场销售额逐年上涨,2023年已经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约29%,2024年以约11%的增速增长至超12亿元。
 
  对于营收增速放缓的情况,公司已经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努力提升业绩。一方面,公司通过“两只老虎”和“小羚羊”等品牌进行深度推广。报告期内,“两只老虎®”荣获一些奖项并荣登相关药品榜单,显示出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成效。
 
  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围绕骨科、呼吸、皮肤、消化系统等领域,聚焦大病种、大品种开展布局。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3亿元,同比增长19.95%。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莫匹罗星软膏等药品注册证书,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此外,公司与中原学者联合申请的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中药外治机制及临床外用技术规范研究》完成项目验收,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能力得到提升。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业内认为公司或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2025年1月份,羚锐制药宣布以自有资金约7.04亿元收购银谷制药90%股权,从而抢攻吸入剂280亿市场。公司表示,本次收购可丰富公司骨科及呼吸领域产品矩阵,补充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鼻喷剂、吸入剂类外用制剂剂型,在销售、研发等方面均能实现更好的协同,契合公司战略规划。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吸入剂化药销售额已经超过280亿元。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