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多家科创板药企迈入商业化新阶段,智翔金泰、亚虹医药营收大增超100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7  浏览次数:10
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已经密集披露了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其中,从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来看,智翔金泰、亚虹医药、迪哲医药、荣昌生物、诺泰生物五家企业相关经营数据位居前列。
 
  根据数据显示,智翔金泰、亚虹医药、迪哲医药、荣昌生物、诺泰生物五家企业2024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384.10%、1365.55%、294.24%、70.61%、57.21%至0.30亿元、2.02亿元、3.60亿元、5.12亿元、16.2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18303.78%、151.24%、96.32%、59.17%、58.96%至0.20亿元、0.61亿元、1.60亿元、1.09亿元、5.66亿元。
 
  其中,智翔金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384.10%,主要得益于赛立奇单抗注射液(金立希)获批上市。资料显示,该单品作用靶点为IL-17A,可特异性结合血清中IL-17A蛋白,阻断IL-17A与IL-17RA的结合,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去年8月赛立奇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系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而2025年1月,其针对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成为国产头款获批上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的IL-17A单克隆抗体,先发优势明显。
 
  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正式开展商业化拓展并产生销售收入,标志着智翔金泰在创新药商业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06.96万元。此外,截至2024年报披露日,智翔金泰在研产品有14个。
 
  亚虹医药2024年营收同比大增1365.55%,主要来源于公司2023年四季度首度开启商业化进程的产品,培唑帕尼片(商品名:迪派特)和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商品名:欧优比)。
 
  资料显示,欧优比用于强化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迪派特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治疗。两款产品系亚虹医药为了加速商业化进程,在2023年上半年引进。由此,亚虹医药通过商业化落地锻炼强有力的商业化团队、进一步优化商业化运营体系;同时,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锤炼公司商业化运营协同作战能力。年报显示,上市销售一年多以来,欧优比和迪派特分别覆盖了1000和500多家目标医院,销售快速放量,分别贡献了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和培唑帕尼片27%和12%的市场,超额完成了商业化目标。
 
  而迪哲医药于2024年11月,在商业化与创新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旗下舒沃替尼片(商品名:舒沃哲)和戈利昔替尼胶囊(商品名:高瑞哲)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助力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两大核心产品的销售实现高速增长。此外,迪哲医药目前共有7条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源头创新管线,已在实体瘤、血液肿瘤和免疫疾病领域形成了全球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接力布局。
 
  荣昌生物作为一家在研发领域已经证明自身实力的创新药企业,其商业化销售体系也正在快速地成熟。据悉,目前,公司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超过800人,已经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肿瘤科商业化团队约500人,也已经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
 
  这些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亮眼业绩,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体现。无论是创新药的获批上市,还是商业化体系的逐步完善,都彰显了企业在研发与市场运营方面的不懈努力。在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些企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