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中药饮片频频被“点名”,数字化转型升级需加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4  浏览次数:61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是中药产业的源头,也是我国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受诸多利好的政策支持,中药饮片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据《2020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达1782亿元。
 
中药饮片频频被“点名”,数字化转型升级需加速(图片来源:制药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药饮片市场在不断扩大,但相关产品因存在项目缺陷、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也在频频被点名。如8月17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公告称,7家中药饮片(含配方颗粒)企业存在项目缺陷,其中5家企业限期整改,2家企业暂停生产、告诫、约谈。7月6日,上海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存在生产(包括配制)、销售、使用经检验不符合药品标准、炮制规范的药品、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的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53999.2元,没收违法所得14233.13元,没收违法物品……
 
  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随着中药饮片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在成为业内重点关注发展的产业的同时,国家乃至各地对其的监管也在持续加严。实际上,中药饮片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全产业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为从源头提升中药质量,我国一直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如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包装标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管理。3月,国家药监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还完成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修订和发布实施。
 
  此外,各级药监部门也不断加大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检查和抽查力度,积极推进中药安全专项整治。如福建省药监局在前段时间就发布通知,要求饮片生产企业2022年8月底前完成追溯体系建设,对生产的中药饮片实行赋码追溯;9月底前,所有饮片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总部完成对中药饮片实行扫码追溯管理;11月底前,所有零售药店完成中药饮片扫码追溯管理,做到逢码必扫。
 
  对此,业内认为,建设中药饮片追溯体系,紧抓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等都有利于从源头抓起,提升中药饮片质量,但这也将对饮片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中医药企业需要重塑增长逻辑和发展路径,利用现代先进数字技术与设备,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来进一步保障生产质量和用药安全。
 
  据悉,目前国内不少制药装备企业就已经在积极围绕中药制造的相关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加快研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以及符合环保理念的新型成套中药制药装备,助力中药现代化进程。如某企业研发生产的自动炒药机采用电磁加热技术、智能补温技术,就可根据炒制原料的工艺要求分段进行控温,更好的保障药效与产品质量。
 
  此外,还有药机企业打造了包括全智能包中包溯源生产线、全智能中药配方颗粒瓶装生产线、全智能罐装包装线等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化中药制药装备。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装备在减轻工作强度,减少劳动时间的同时,还能加强设备包装的质量,并符合GMP管控的要求。
 
  总的来说,中药饮片市场的前景仍在持续向好。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都将迎来利好,尤其是饮片机械行业预计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