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国内药品价格体系逐渐清晰,创新药国际化将进入关键时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0  浏览次数:51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3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共组织六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从目前来看,集采和国谈已广泛覆盖仿制药和新药品种,在药品价格重塑之后,还正使得越来越多常见病、重大疾病、罕见病用药等被纳入医保,让广大患者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改的稳步推进,以及集采的持续扩围,国内药企创新转型也开始加速。有数据显示,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正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为115.34亿元,同比上升37.10%。到2021年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已经达到69.78亿元,全年研发支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在高研发投入下,药企产品研究成果转化还在持续加速。
 
  从整体来看,创新药行业已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新药获批数量、临床试验申请比例正逐年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未来国内药企发展创新药时还将有两大趋势。首先将会有更多的本土创新药项目获得国际制药企业青睐。据了解,近年来在医改、药改的推进下,医药企业License-in、License-out其实已经十分火热,并且还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药物出海数量已达23个,2021年截至8月,海外授权项目就已达13个。如百济、信达、加科思、荣昌生物等企业的License-out均已带来过数千万美金和上亿美金里程碑的受益。而在近期,上海医药也刚宣布与沪亚生物(HUYABIO)达成一项独家许可协议,授权其获得SPH6162在中国区域以外的制造、开发及商业化等权利。这是上海医药的头个海外许可项目,也标志着是公司研发创新能力显著进步的里程碑事件。
 
  分析认为,随着国内企业创新实力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药企的License-out项目会越来越多,甚至会超过License-in。但无论是License-in还是License-out,医药的国际化合作都将成为新常态。
 
  其次,本土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也将会逐渐增多。据据悉,近年来在国内随着集采等一系列医保控费政策的常态化加速推进,本土药企与创新药企、创新药企与跨国药企等合作现象就在在越来越多。如11月22日,康诺亚就宣布,与石药集团就创新药物CM326(一种抗TSLP的重组人源化单抗)在中重度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独家授权开发及商业化正式签订协议。
 
  总的来说,在一系列医改政策,加速医药行业洗牌,加快药企创新转型的背景下,国内药企之间,以及中外药企之间的合作案例正越来越多。预计未来,通过合作,企业之间将可以较大的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可以共担风险,更好地推进研发,加速商业化进程,更好地惠及越来越多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与此同时,业内也提出,国内药企也要继续加速提升国产创新药的国际化能力,毕竟具备国际竞争力才能拥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