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原基石药业创始CEO加入传统药企,Biotech不香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16  浏览次数:58
近日,原基石药业创始CEO加入恒瑞的消息引起业内的关注。1月9日消息, 恒瑞医药在董事会会议上正式宣布原基石药业创始CEO、董事会主席江宁军加入恒瑞医药,成为公司董事会董事候选人之一,同时担任首席战略官,全面负责公司创新药国际化、临床研究和商务拓展工作。
 
  资料显示,江宁军原本所在的基石药业是一家Biotech企业,其选择“出走”进入传统药企,这一现象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其出走可能只是医药生物行业高层次人才变动的一个缩影,背后可能反映了资本对Biotech的掌控力和催化作用,因“18A规则(即港交所18A章节规则)”上市的医药企业正面临着考验。其表示,生物医药虽然是相对长周期的行业,但挑战也重重,有的企业可能四五年都未出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自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出18A规则以来,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数量逐渐增加。港交所数据统计,2018年18A上市公司有5家(集资额185亿港元),到了2019年增到14家(集资额345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底,18A上市公司数目已经超45家,覆盖领域从原来的生物科技逐步扩展到医疗器械、疫苗及IVD等。彼时,投资机构也加码支持包括业绩连年亏损的Biotech上市融资,但很多Biotech一直未扭亏为盈,甚至还面临现金流紧张、商业化困难等诸多挑战。
 
  根据往年业绩报告,基石药业一直处于连年亏损的态势。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18-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达到17.93亿元、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四年合计亏损金额72.42亿元。虽然2020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10.4亿元、2.44亿元总营收,但两年营收总额并不能填补亏损的情况。
 
  2021年7月随着新政打击“伪创新”以来,我国创新药行业迎来资本市场寒冬,Biotech股价腰斩甚至破发的现象也开始频出,多重因素导致Biotech面临的融资环境更加艰难。在此背景下,有关Biotech“卖身潮”的消息不断传来,2022年铭康生物、兴盟生物医药等股权先后被收购,另外,包括天境生物、基石药业等都有传出“卖身”的传闻,另外,包括云顶新耀“倒买倒卖”Trodelvy、科望医药出售工厂、和铂医药核心产品管线“一停一卖”等断臂求生的消息不断。在此背景下,伴随的企业管理层动荡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种种现象的背后是否意味着Biotech不香了呢?
 
  分析认为,大环境来看确实挑战重重,但医药二级市场的回调一方面是因为创新药企研发不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产品商业化后药企承诺的收入或利润未及预期,因此,Biotech企业还需要扎扎实实做创新药,并不断提升商业化能力,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有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创新药细分行业收入增速放缓,研发投入持续提升。随着行业政策的回暖,疫情管控放宽带来刚需诊疗需求释放,明年创新药细分行业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