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陈竺:要让全科医生得到更好的待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1  浏览次数:110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务人员座谈时指出,“强基层”不但要“强人才”,还要“强政策”、“改观念”,要高高举起全科医学的旗帜,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和地位。“这是检验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医改最终能否创建中国模式的关键。”

  陈竺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威胁,而这些疾病恰恰不是仅靠大医院就能解决的。未来卫生工作的主战场一定是在社区。下一步不仅要培养医学大师,也要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全科医生。

  陈竺说,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其核心是住院医生培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不但要建在大医院,还应该有一批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否则,全科医学方向的学生在经过3年大医院的轮转后,很可能不愿再到基层工作。

  陈竺强调,将来,经过“5+3”模式培养后选择下基层的全科医生,应该得到和大医院医生一样甚至更好的待遇。工作3年~5年以后,他们还可以选择报考研究生、去大医院工作。“我们对这些人要有足够的重视,要为他们创造更多晋升和提拔的机会。”

  

  链接  

  据《2011年中国卫生人力发展报告》,目前我国全科医师不足6万人,约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2.5%,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提出的“每万人口居民应配备2名~3名全科医师”的标准,我国需12万~18万名全科医师。

  《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在全科医学科工作的医师数约为11万人,其中至少约有5万人并非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医师,而执业范围是“全科医学专业”的医师也不都在全科医学科工作。待遇偏低是导致全科医师来源不足和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健康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