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带量采购常态化 医药代表人数将大幅减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13  浏览次数:48
医药网4月8日讯      医药代表数量将骤减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的《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首批带量采购试点实施一年来完成了约定采购量的近2倍。     目前,首批“4+7”已满一周年的试点地区面临续约问题,第二批带量采购试点将从4月起陆续落地实施。医药代表需要注意哪些重点呢?     医药代表数量或骤减     有药企人士向赛柏蓝表示,疫情影响下,医药代表不能进行常规拜访,加之第二批带量采购4月份落地,多个中选品种的市场迎来颠覆性改变,从而也带来医药代表命运的改变。     “随着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其必然会造成厂家利润的断崖式下降,也必然会造成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缩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药品生产企业调整营销团队。很多医药代表一看到自己负责的产品进入带量采购目录,不等公司给通知就主动着手准备调岗或者换工作了。”     该人士表示,“进入带量采购的产品,都将伴随着这些产品医药代表的整体转型,将来。在带量采购的影响下,医药代表不断转型,未来医药代表的从业人数会逐渐减少,从300万下降到30万这也是有可能的。”     带量采购将常态化     国务院3月5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这意味着,带量采购将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     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在3月16日出版的2020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将持续推进集中带量采购。     2018年以来,经由“4+7”带量采购试点及扩围,以及2019年9月开标的第二批带量采购,至少58个品种实现了大降价。部分品种降幅在90%以上,且一降再降。     带量采购已经是大势所趋。     医药代表如何转型     医药代表是在1989年才从海外引进中国的职业,这些年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     当时的第一批医药代表,基本可以用地位高、受尊重、收入高、医学背景良好来形容。到了90年代末期,由于外资企业增多,本土企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量同产品仿制药上市,竞争空前激烈,导致专业的医药代表开始变味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监管趋严,不少药企正在转型,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行,也加快了医药代表转型的步伐。     据了解,两年前优时比就已经不再设置医药代表职位了,原来的医药代表随之转变为医药信息伙伴,不再以销售业绩作为核心考核目标,而考核的是他们如何与医生进行合作,最后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此前有业内专家对赛柏蓝表示,目前有一家大型药企医药代表已减少了30%。这些代表都转型去服务社区,帮助社区管理病人,帮助社区与医保沟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获得在这个行业成长的机会。     事实上,医药代表这个岗位是增加还是减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行业变革中医药代表本身能够跟得上转型的步伐。需要关注的两点包括:     1、进入成本竞争领域     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将有更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未来,原研药将回归药品正常的生命曲线,迎来“专利悬崖”,进入成本竞争领域,面临被替代的趋势。     2、专业推广能力要求提高     随着国家一系列有利于创新药上市政策的出台,接下来会出现创新药扎堆上市的情形。创新药主要依靠学术推广,对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医药代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     称不称之为医药代表其实已经不重要。随着国家大力鼓励创新药的发展,推广创新产品也是大家应该发展的重点方向。促进新药的临床研究,让医生获取更多、更及时的新药信息,造福更多患者,这才是身为医药人的使命。
 
关键词: 医药代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