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药店、制造商、流通商…4+7扩面影响整个行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08  浏览次数:47
      医药网9月30日讯 9月24日,根据事先通知,25个药品的4+7第二轮招标报价按时进行,第二天随即官方公布招标结果,扩量带来的价格降幅依然远超行业预期。4+7扩面带来的震撼正在随着时间慢慢消散,但是,除了相关药品的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医院、药店…它对产业链各个环节带来的深刻影响即将慢慢显现。     1. 仿制药制造商:一标定胜负?更多的挑战还未到来     4+7扩面对相应制造商的影响最为直接,有喜有忧。信立泰在自己的重磅产品氯吡格雷上竞标失败,京新药业也在自己上轮“4+7”中标的产品瑞舒伐他汀与氯胺地平本轮双双竞标失败,导致9月24日中午股价闪崩;而华海药业在七个品种竞标成功,当天股价上涨约3%。9月24当天相关企业的股价变化直接体现了各自上市公司本轮竞标结果。     图表1. 相关医药企业9月24日股价变化   数据来源:iFind、新康界产业资本研究中心     集中采购对仿制药制造商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9月24日的股价上。     对于中标者,获得在全国迅速推广自己产品的机会固然可喜,但是未来挑战依然极大。产品的高毛利已经一去不复返,在极低的价格下,成本的控制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在此形势下,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管理费用的控制等将极为关键。而市占率的迅速提高,对公司的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产能的扩大意味着务必要保证下轮竞标的万无一失,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而本轮没有中标的企业更是面临着生死抉择。嘉林药业作为上轮阿托伐他汀“4+7”集采中标企业,本轮却失标,未来产能如何规划?氯吡格雷作为信立泰的重磅产品,本轮失标意味着未来几年失去该产品大半的市场,企业何去何从?可以预见的是,短时间内,这些企业会更加重视集中采购区域以外的市场,如零售药店、私立医院甚至海外市场。     未来随着对更多品种的集中采购,仿制药制造商洗牌加速的趋势明显,更多的挑战即将到来。     2. 原料药供应商:集中度有望迅速提高,即将成为重点客户的并购目标     我国制药制造商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一直存在,原料药供应商对应的客户相对分散。随着一致性评价以及“4+7”的扩面,仿制药制造商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避免,而相对应的原料药供应商集中度提升也是理所当然。     图表2. 我国各年药品生产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CFDA、新康界产业资本研究中心     另外,对原料药的把控将是未来仿制药企业的重中之重,仿制药制造商有望掀起对原料药供应商的并购潮流。从本轮“4+7”扩面的竞标情况来看,掌握原料药就掌握着竞标的主动权。如共有6家企业竞标的瑞舒伐他汀,本次中标的3家企业海正药业、山德士以及正大天晴均有相应的原材料生产线,氨氯地平中标企业苏州东瑞、扬子江药业同样有原料药生产线。这主要是原材料制剂一体型企业对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把控明显更有优势,从而对相应药品的价格预估更有底气。已经有专家指出:“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产品结构的竞争。”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仿制药制造商对原料药供应商的并购潮流即将兴起。     3. 流通企业:竞争残酷程度堪比制造商,成本控制成为重中之重     上游制造商集中度的提升无疑会提高对下游流通企业的议价能力,而由于制造商毛利率的急剧降低,对流通企业的价格要求也会提高。流通行业的成本控制将会成为重中之重。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是全国性的集中采购,区域性的流通企业的生存压力将会变得更大,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会更加明显。     4. 医院:医药分流、处方外流加快,医院公益性有望提高     由于带量采购与医药分流、处方外流在医改方向上是趋同的,“4+7”扩面对医院的影响无疑也会极为深远。     长期以来的“以药养医”,药品制造商与医院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医药分流、处方外流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4+7”带量采购后,仿制药制造商无动力也无利润空间付出额外的销售费用,医生开处方的动力将会急剧下降,处方外流的最大阻力也将不复存在。未来,更多药品品种有望从医院流出。     另外,随着集中采购的推进,医院从仿制药制造商获得的收入迅速变少,加上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的推进,药房可能成为医院的成本部门,医院获得医药分流充足的驱动力。     随着医药分流、处方外流的实现,医生失去开更多药品的动力,医院的公益性有望提高。     另一方面,伴随着药品价格的下降,诊疗服务费用将会提升以弥补医院的收入,挂号、手术等价格必将提升。     5. 零售药店:短期影响可控,长期面临重大机遇      “4+7”扩面对零售药店带来的影响同样深远。     短期来看,由于价格传导,零售行业的销售额会受影响,但是比例较低。“4+7”集中采购的25个药品在公立医院端降价,尽管在零售药店的价格有望随之降低,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医院与零售药店之间相应药品价格的倒挂,零售药店短期内必会有一定影响。但是,根据中康CMH数据,现在推行集中采购的25个品种2018年在零售药店中的销售额为185亿元,占2018年零售药店总营业额3842亿元的比例还较少,仅仅4.82%。而由于处方药是低毛利甚至负毛利销售,营业利润的影响会更少。     图表3. 25个品种2018年零售渠道销售额/元   数据来源:中康CMH、新康界产业资本研究中心     另外,随着集中采购竞标价格的下降,中标厂家与零售药店的价格必然会有所调整。零售药店对于医药制造商的议价能力将显得更为重要,零售药店龙头有望凭借规模优势拉开与单体药店或小型连锁的优势。     最后,随着集中采购的扩面,无论本轮竞标中标与否,公立医院端的销售对于厂家来说不确定性会变得极大,其对零售药店端的渠道需求将会增强。对于未中标厂家来说,短时间内失去广大的市场而产能依然存在,必然会寻找其他渠道弥补;而对中标厂家来说,产能与市场占有率在中标期间会迅速扩大,但是未来竞标的不确定性必定会促使其提前布局零售市场。     集中采购前,零售药店与厂家一般会通过经销商合作,集中采购后,厂家必然有意愿与药店龙头进行更加直接、全面的合作,而且药店对厂家的议价能力必然提高。     长期来看,市场规模随着医药分流、处方外流而迅速增大,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前景更加清晰。“4+7”扩面必然促进医院端的医药分流、处方外流,作为院外的主要市场,零售药店直接受益。     在处方药流出的确定性趋势下,零售药店的承接能力为监管机构、行业专家所担忧。加强服务能力以承接外流处方是零售药店的必经之路,其中执业药师的配置数量是药店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监管机构对此的要求必然会不断强化。另外,处方药流出,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药店难以达到服务要求,药店的分级也会水到渠成。     6. 总结:抓住医疗本质,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4+7”的扩面,对整个医药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带来了不确定性,甚至引起了一定的恐慌。然而,变化带来机遇,机遇从何而来?关键在于抓住医疗行业本质:以最小的代价满足健康需求。“4+7”集中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药品零加成、MAH政策、优先审评审批等监管机构出台的一系列医改政策莫不以此为导向。整个产业链应以满足患者需求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金标准,这是行业众多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对原料药供应商来说,控制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全球销售渠道,与下游客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     对药品制造商来说,积极面对仿制药毛利率急剧下降的现状,改变传统经营模式,降低仿制药制造成本,增强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药储备线。     对于医药流通商来说,加强成本控制,拥抱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对于医院来说,处方外流与医药分流趋势不可避免,诊疗服务质量成为核心。     对于零售药店来说,做好承接处方外流的准备,加强专业服务能力是关键。     总之,医疗改革正在逐渐进入深水区,一切的改革,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患者。
 
关键词: 带量采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