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新研究揭示结合杆菌“自杀”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1  浏览次数:67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核杆菌会被它们产生的毒素杀死,除非该毒素被解毒蛋白中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最近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目前该团队现在正在寻求将这种“自杀”机制用于治疗目的。

    细菌合成对自身有毒的分子。当暴露于恶劣环境时,这些毒素会减缓细菌种群的生长,直至形成更有利的条件。有些毒素甚至会杀死产生这些毒素的细菌。这种“自杀”的生物学目的仍然是一个争论的主题。它可能起到抗病毒防御机制的作用,杀死受感染的细菌以避免未感染的邻居。或者,当面临营养稀缺时,可能会为了许多人的利益而“牺牲”一些。在正常条件下,细菌会产生中和毒素的解毒蛋白。

    研究人员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细菌中发现了一种叫做MbcT的“自杀毒素”。如果没有被其抗毒素蛋白MbcA阻止,MbcT毒素将通过破坏其NAD储存来杀死结核分枝杆菌。

    由IPBS的CNRS研究员Olivier Neyrolles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证明了这种毒素的治疗潜力。他们用缺乏这种毒素/抗毒素系统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感染人和小鼠细胞 - 但是他们可以人为地触发MbcT毒素的产生。毒素激活大大减少了感染细胞的细菌数量并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

    这些研究结果为针对结核病的新型治疗铺平了道路,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某些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只是强调了这种紧迫性。 EMBL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MbcT-MbcA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现在不同的团队正在努力寻找可以从与它偶联的解毒剂中释放毒素的化合物。这些分子还可以帮助对抗其他传染病,因为已经在其他致病细菌中检测到类似的毒素/抗毒素系统。(生物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