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部分“救命药”告急,倒逼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9  浏览次数:79

    据反映,近期,在我国浙江、上海、辽宁等地不少医院的部分“救命药”出现了短缺或供货不稳定、价格随之上涨的情况,例如,辽宁某医院治疗乳腺癌的注射用氟尿嘧啶,就由原来的几毛钱涨到了几十块钱。

    在“救命药”短缺、价格上涨的背后,是原料药供应不足的情况,这也使得患者的临床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用药负担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不仅是近期,2018年原料药价格暴涨情况已经非常严重。2018年,原料药扑尔敏市场价格在一个月内涨价58倍,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阿司匹林等药物的重要原料苯酚,更是从230元/kg暴涨至23000元/kg,涨幅达100倍。

    而分析药品短缺的原因,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原料药生产厂家少。据透露,我国约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三家企业可以生产。另外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原料药生产掌握在少数的生产企业手中。可见,当一家原料药企业停产,对应的药品就很容易出现短缺的情况。

    其二,环保高压持续。随着国内环保政策趋严,众多的中小型原料药企业由于环保指标不合格而停产或倒闭。数据显示,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5065家;而到了2017年,企业数量已经降至4376家,近两年更是不断减少。

    有分析人士认为,“有些原料药生产企业就剩下两三家,一遇到生产线改造、成本上涨等因素就很容易造成原料药短缺。”

    其三,中间商恶意垄断。除去环保、获得批文的企业数量少等客观因素,中间商钻市场空子,滥用市场垄断地位也非常容易导致原料药短缺从而涨价的局面。

    为反对原料药垄断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加强监管力度。例如,曾轰动业内的冰醋酸与扑尔敏两大原料药垄断案件,罚款金额均超千万元,为原料药垄断企业敲醒了警钟,有利于维护原料药市场公平竞争,打造行业较为稳定发展的局面。

    不过,有业内人士建议,将来应当修订法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目前《反垄断法》只针对企业法人进行处罚,而没有对其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起不到震慑作用。”

    另外,要从根本上解决原料药垄断问题,需从改变原料药审核制入手。“尽快推进原料药审批制度改革,如果大型制剂企业都能自己生产原料药,原料药企业数量变多,就没办法垄断了。”

    随着新年的开启,原料药行业的发展也受到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环保牵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持续加强环保安全监管,倒逼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原料药集约化生产水平,促使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过程中,走上“近零排放”和绿色生产的道路。(中国制药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