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限抗令”升级,儿童中医药或迎来更多机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4  浏览次数:108
    2018年5月10日,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这是继2017年3月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后,“限抗令”再一次升级。《通知》特别强调:加强儿童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抗菌药物评价体系。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第二条中明确说明: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通知的发布释放出两个机会的信号,一方面中药企业迎来抗菌这一新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专注儿药的企业有望承接抗生素出让的近八成市场。对此有业内预测,限抗之下,儿童中医药企业或迎来更多市场机会。

    明知儿童服用成人药的危害,却买不到儿童药,这令无数的家长一筹莫展。据了解,我国3500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剂型仅占1.7%;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只有30多家。因此如何破局儿童用药短缺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专家认为,儿童药的研发是所有药品研发中投入大、耗时长、临床试验复杂的领域之一。而中药药性相对温和,疗效比较确切,适合儿童敏感的体质,已成为儿童用药研究的新领域。我国有数千年小儿用药经验,许多传统经典方剂现在仍是治疗相关儿童疾病的选择,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重点支持儿童药研发,鼓励仿制短缺药和儿童药,对儿童药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等。 随着“二孩政策”实施,儿童医药市场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大更广,但相比整个医药市场,儿药在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方面存在着太多挑战。有专家表示,“儿童专用药的研发是重中之重,全行业应充分重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合力突破我国儿童用药短缺的困境。”

    发挥中医药在儿科重大疾病、疑难重症诊疗方面的作用,强化企业在中医药研发领域的优势,提升儿科中药品种的研发生产是解决儿童用药的重要方面。

    为给孩子更好的用药体验,我国需加大对儿童药物的研发投入。如贝参药业连年加大科研投入,采取合作研发的模式,与同济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产品技术开发和研制、注册申报、体系认证、技术革新和改进及技术指导等。

    与此同时,儿童药对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对此制药企业应就产品标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细节、口感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打磨,不断推陈出新。另外,儿童药在剂量方面要求更为严格,对此企业还应购买专门的儿童药物生产设备,确保产品剂量绝对精准。

    儿科药不是最难研发的药品,但却是具有其特殊性的药品。对于儿童药短缺问题,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儿童用药的市场份额有限,而各项技术要求更高、指标要求更严,在研发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较高。随着相关政策红利的不断出台,希望有更多的儿童药产品的被研发,同时也希望儿童中医药产品能更好的服务于儿童患者。笔者获悉,在未来的5-8年,贝参药业将致力于儿童用药基地的打造,逐步树立儿童用药生产基地的行业品牌效应,打造儿药中医药企业标杆。(中国制药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