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测试药物的大脑模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09  浏览次数:59
    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以相对便宜的造价造出大脑模型,并在其身上其测试药物,取代实验室老鼠。

    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一小团大脑无法“思考”,但它们可以产生电信号,并形成自身的神经连接,即所谓的“突触”。它们还可以用来测试神经组织移植,或用来进行研究干细胞工作机制的实验。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进行体外研究的好方法,而且也许能减少对动物的利用,”该研究的作者、研究生莫丽?波廷(Molly Boutin)说道,她将研究报告发表在了期刊《Tissue Engineering》上,“目前为止,许多研究工作都只是纸上谈兵。但这种方法将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与实际情况高度相关。”  

    一支来自布朗大学的生物工程研究小组称,他们研究出了一种“迷你大脑”,具备神经元和构成神经网络的必备细胞,且能产生电信号。他们希望能够利用这些大脑模型进行药物测试,并取代实验室老鼠。

    使用从一只老鼠身上提取的一点组织样本,研究人员可以制造出上千个大脑模型,每个造价约25美分(约合1.6元)。

    制造过程包括分离并清洗特定细胞,然后将它们接种在琼脂培养皿上。几天之后,这些细胞会长成一个直径约三分之一毫米的圆球;几周之后,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小型的神经网络。

    研究人员承认,这些只有三分之一毫米宽的迷你大脑并不是人们在培育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方面的首创,但这一方法步骤更少,需要的材料也更容易找到。

    “材料易获取,而且步骤简单。”该研究的共同作者Yu-Ting Dingle说道。她于2015年5月取得了布朗大学博士学位。

    Yu-Ting Dingle将这种方法比作近几年逐渐流行开来的3D打印机——3D打印曾是一项稀有的技术,如今却拥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各类实验室都可以展开这项研究。”她说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