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我国多地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引担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30  浏览次数:112
    4月25日是中国的“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然而,记者当日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对13个省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去年11月,最近一个月乙肝疫苗第1剂接种数下降了20%。

    去年年底,湖南、广东等地接连发生疑似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

    尽管今年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未发现质量问题”,并已恢复使用。但家长的担忧仍造成部分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大幅下降。

    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与湖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湖南多地出现拒绝接种疫苗情况,目前湖南衡阳等地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约30%,部分地区社区卫生院曾多天出现乙肝疫苗“零接种”。

    “我问了医生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也上网查了相关资料,但仍然很纠结,万一产生不良反应怎么办?”家住湖南省常德市的吴洁女士说。

    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免疫所所长郑慧贞介绍,1992年广东每6个人就有1个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自2005年6月起,广东对全省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目前0-4岁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16.72%降至2013年的1.10%。

    然而“乙肝疫苗事件”后,当地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也有所下滑。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邓惠鸿认为,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小概率的不良反应,在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很低时往往引人关注。

    “以前认为疫苗都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可是去年的事情的确给父母们敲了警钟。”广州一位1岁半孩子的妈妈廖女士说,“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遇到接种疫苗后的严重不良反应,但是发生在个体身上,对这个家庭就是灾难性的、永久的伤害。”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项目办公室副主任余文周表示,去年的“乙肝疫苗事件”对预防接种工作的冲击非常大。容易引起接种率下降,引起相关传染病爆发流行,国外发生过很多例子。

    “虽然暂时没有出现乙肝疫情反弹,但长期来看,如果乙肝疫苗接种率继续下降,那么乙肝疾病发病率恐有上升。”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在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以前,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约58%。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有27万人。

    20多年来,通过实施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中国乙肝疫苗接种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95%以上。从1992年至2009年,全国预防了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经大量临床验证,疫苗的风险与其所带来的巨大健康收益相比微乎其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赵铠说。

    尽管通过疫苗接种,中国在乙肝防治上实际成果显著,但“乙肝疫苗事件”引发部分家长对“疫苗安全”的过度担忧与不信任,仍暴露出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为保护受种者合法权益,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对发生异常反应的孩子进行相应的补偿。

    “希望专家不仅宣传疫苗的安全和对人群的好处,也同时能详细告知接种的不良反应和风险,这样我们才能对疫苗安全有更全面的认识。”廖女士说,对于孩子的体质、状态是否适合接种疫苗,以及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等方面,希望疾控部门能够做得更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唐北沙教授认为,重建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需要政府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进一步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正。

    唐北沙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将预防接种后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数据定期向公众发布、解析,加强公众对疫苗接种风险的理性认识。(新华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