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经10年完成采采蝇的基因组破译 可助控制昏睡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30  浏览次数:7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经过约10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完成了采采蝇的基因组破译工作,这为减少乃至消灭威胁人畜健康的昏睡病(又称非洲锥虫病)带来希望。

    采采蝇基因组破译可助控制昏睡病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经过约10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完成了采采蝇的基因组破译工作,这为减少乃至消灭威胁人畜健康的昏睡病(又称非洲锥虫病)带来希望。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设立的食品与农业核技术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说:“破译采采蝇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个重大科学突破,为更有效地控制锥虫病铺平道路,这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数千万农牧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采采蝇也称舌蝇,以吸食脊椎动物血液为生,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人畜被它叮咬后会引起锥虫病,其中,人类锥虫病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过度睡眠,又称昏睡病。受昏睡病威胁的非洲人高达7000万,每年数万人因昏睡病死亡。动物锥虫病又叫那加那病,非洲每年有300万牲畜被那加那病感染,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控制采采蝇的传统方法包括投放不育雄蝇、诱捕器和使用杀虫剂,但成本高昂且效率不高。此外,由于采采蝇携带的寄生虫可以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采采蝇引起的锥虫病。在这一背景下,来自美、英等10多个国家的78家研究机构约140名科学家于2004年启动“国际舌蝇基因组计划”,旨在从基因学角度了解采采蝇及其引起的疾病。

    采采蝇与实验室常用动物模型果蝇有亲缘关系,但新研究表明,采采蝇的基因组包含3.66亿个碱基对,是果蝇的2倍之多、约为人类基因组的十分之一。

    研究人员在采采蝇基因组中找到约1.2万个基因,其中包括一个叫做RH5的感光基因,它可以解释为什么采采蝇会被蓝光/黑光诱捕器吸引。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视觉与气味基因,这些基因会驱使采采蝇寻找宿主与配偶等行为反应。此外,采采蝇唾液腺中还有一组TSAL基因,可以帮助它们更顺利地吸宿主的血。

    研究人员表示,“国际舌蝇基因组计划”所有研究数据已上载到一个基因组数据库,全世界科学家都可免费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培训特别项目主任约翰·里德评价说:“这些信息非常有助于开发新工具减少甚至消灭采采蝇。”(中国科技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