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尽管不确定性仍存 下半年生物素价格将缓慢攀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7  浏览次数:219
    造成低出口价的关键并不在生物素国际市场,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即国内生物素市场尚未形成,消费严重不足,导致国内生产商超出国际市场需求的生物素产能必须想方设法释放和寻找出路。

    近期生物素市场由于供应量有所减少,从而价格开始上行。不过这属于短期表现,在生产商恢复正常生产之后价格即会有所调整。

    不确定性仍存

    若以销售数量计,生物素在维生素大家族中只能算是小品种产品。2010年世界药用级生物素总销量仅有125吨左右。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0年,我国共计出口药用级生物素达115吨,相当于国际市场生物素交易量的7成。

    在2008年前,国际市场上药用级生物素售价一度高达每公斤1600美元。2008年时我国出口药用级生物素原料药数量已有117吨,比2007年纯增84.25%。由于生物素出口价格高和利润十分可观,进一步促进国内企业加大对生物素产能的扩张速度。在2008年底我国生物素产能已突破200吨(折合成含量98%的产品计)稳居全球第一位。

    不过,生物素市场并非绝对掌握在中国生产商手中,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据了解,西方生物素生产商也掌握了生物素的非对称手性合成新工艺,而且其产品质量和产量并不比我国差,关键在于西方的人力成本太高,在中国出口生物素价格低廉的攻势下,西方厂商暂时减少或停止生物素原料药的生产。而一旦国际市场对生物素需求量大增,他们恐将立即恢复生产。

    据悉,印度和孟加拉在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养禽业,对饲料级生物素的进口量开始上升,印度政府更是为鼓励农民发展养禽业而将进口饲料级生物素的关税从10%左右下降至5%。此前,印度和孟加拉主要从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饲料级生物素,随着我国饲料级生物素出口价的一降再降,如今这两国已改从我国进口饲料级生物素以满足国内饲养业需求。可见,生物素的国际需求仍存在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暂时走出价格低谷

    由于产量过大,而国际生物素市场容纳量毕竟有限,各生物素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始大量积压。为了打开产品销路,各公司竞相压价销售,导致2009年和2010两年国际生物素市场价格跌入低谷。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在2008年1~2月我国生物素出口价格尚有728~735美元/公斤,下半年已跌至594美元/公斤;9月稍有起色,为845美元/公斤,至12月生物素出口价又回落至574美元/公斤。在接下来的2009~2010年里,我国生物素原料药出口价格始终在低价位徘徊。在2009年6月的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上,国产生物素更是跌至前所未有的400美元/公斤。

    生物素出口价如此之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生物素国际市场,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即国内生物素市场尚未形成,消费严重不足,导致国内生产商超出国际市场需求的生物素产能必须想方设法释放和寻找出路,从而造成国内众多生物素生产商自相残杀压价销售产品的局面,并导致国际市场生物素出口价暴跌。

    今年5月底,我国生物素暂时走出价格低谷,浙江生物素生产企业的饲料添加剂和食品级生物素产品出口价格已恢复至150~180元/公斤,但仍未达到历史最高位。估计我国药用级生物素出口价还将在下半年内缓慢回升,但照趋势来分析,生物素出口价恢复到2008年前历史最高位的可能性并不大。(医药经济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