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 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9  浏览次数:356
    去年一度被称为“夺命退烧药”的尼美舒利,在多方利益角逐数月后,终于尘埃落定。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

    早在今年3月下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组织国内尼美舒利主要生产厂家以及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召开会议,讨论尼美舒利的安全性问题,并通报了国内外不良反应数据,基本确定要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修改方向就是适用年龄和使用剂量。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委员会专家孙忠实告诉笔者,尼美舒利在国外多数国家均用于12岁以上人群,而国内对于尼美舒利安全性的争论也主要在适用年龄上。现如今,国内药监政策基本与国际接轨,尼美舒利被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这也就意味着,以瑞芝清为首的尼美舒利产品,将不得不从儿科市场退出。

    外企是最大受益者?

    对于接下来儿童退烧药市场的走势,是否传闻中的幕后推手--某跨国药企会成为最大赢家?一些资深业内人士的看法不以为然。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日前表示,国内儿童退烧用药的市场格局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理管局此举并不是针对某一家,国内拥有尼美舒利文号的制药企业有几十家,所以影响将是行业性的。但我想,国产的药品肯定会跟上。强生能否占据康芝原有的市场份额,这个不好评价。”白慧良如是说。

    事实也是如此。数据显示,在此之前,含尼美舒利成分的国内儿童退热药倚仗价格优势,在中国的二三线市场占据70%左右的份额。而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为代表的跨国药企,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以及第三终端,并不具备竞争优势。有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尼美舒利在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作为该事件的“受害方”,即便采取了补救措施,例如再推儿童退烧药新品,以降低因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短期内要获得成功,仍会比较困难。

    民族药企有望分羹崛起

    桑迪咨询机构专家张继明认为,与高端市场相比,第三终端的市场特点、运作方式有很大区别。企业在人员配置、工作部署、药品价格上必须符合第三终端的实际要求,具备一定资源优势,才能占据市场份额。显然,这些都是外企的短板,短期内很难提升。“相比之下,那些一直专注第三终端的国内药企,面对尼美舒利退市后留下的‘蛋糕’,更有‘切割’的机会。”张继明说。

    为此,笔者走访了国内几家儿童用药的生产企业,想从中了解这些企业将会采用哪些方法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以生产儿童退烧药、近期颇受业界关注的武汉人福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绪荣表示,企业目前正在商讨应对措施,今后会加大药品生产中的质量安全管控力度,至于其中详情,暂时不方便透露。据了解,该药企生产的儿童退烧药为迪尔诺·布洛芬混悬液,几年前就开始在二、三线市场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深耕细作,宣传颇有成效,并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团队,“实战经验”丰富。随后,笔者在市内药店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多数药店已经自行下架尼美舒利。而迪尔诺等品牌的布洛芬混悬液,销售情况良好。医师、店员也向前来购买的顾客推荐这类的退烧药品。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未来我国儿童药销售额还将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如此看来,在安全用药的大环境下,类似武汉人福这样的国内药企,只要假以时日,将通过第三终端这一领域崛起,具备后期竞争优势,值得业内人士密切关注。(健康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