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可“封锁”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研制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1  浏览次数:61

  日前,南京医科大学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冯振卿教授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合作,从人的淋巴细胞中克隆出基因,通过再造制备出针对H5N1禽流感的全人源中和抗体。相关研究论文近期在国际期刊《抗病毒研究》上发表。

  H和N是构成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成分的糖蛋白,它们极易变异为不同类型的H和N。“H是血凝素(HA),N是神经氨酸酶(NA)。”研究人员介绍,HA就好比病毒手中拿着的“钥匙”,病毒以此来打开及入侵人和动物的细胞。最新研究发现,“钥匙”蛋白上存在几个极少变化的区域,为开发适用性广的抗体带来希望。“让抗体和这些区域结合,就相当于把‘钥匙’封住,阻止病毒发挥威力。”

  冯振卿说,淋巴细胞在机体内负责保卫工作,当人们接种疫苗时,它们能记住疫苗中病毒的特征,还会生产少量专门对付这种“罪犯”的“武器”——抗体。但是,当遇到病毒感染机体时,“武器”就不够用了。因此,要设法人工合成抗体“武器”,输入体内对付病毒。

  冯振卿带领研究团队集中精力主攻致病性最强的H5N1型病毒,依托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建立全人抗体库,在抗体库中进行筛选。首先克隆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组,获知“武器”构造;再对“武器”进行复制、改造,然后人为合成各种动物来源的H5N1病毒株的HA蛋白,并将改造好的“武器”投入“实弹演习”,最终发现其中1个抗体能够广泛中和各种动物来源的病毒。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冯振卿说,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大量生产这种全人源中和抗体,可制备药物,用于“封锁”患者体内的病毒,预防和治疗人感染H5N1禽流感。

 
关键词: 疫苗 , 抗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