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这家港股创新药企业成功“摘B”,将开启发展新篇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3  浏览次数:22
移除“B”标记是18A生物科技公司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出公司在产品管线和商业化上的能力。近日,云顶新耀宣布,公司已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正式将 “B” 标记从股票代码中移除,标志着云顶新耀在市值和收入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标准,商业化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云顶新耀相关人士表示,云顶新耀已满足香港联交所常规上市条件,顺利移除 “B” 标志,实现了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突破。?
 
  云顶新耀于2020年10月登陆香港联交所,公司在授权引进与自主研发的 “双轮驱动” 战略下,专注高价值 “蓝海” 领域的同时,致力于研发创新疗法。成功 “摘 B” 之后,公司在融资、股权流动性等方面或将迎来质的飞跃,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据悉,云顶新耀在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已形成强大并有协同效应的平台,三款商业化产品促进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使公司头次实现了年度商业化层面盈利。数据显示,2024年,云顶新耀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461%。
 
  其中,其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于2024年5月商业化上市后同比增长 1581%,贡献了3.534亿元收入,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司预计,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70%核心市场的耐赋康医保覆盖,快速推进目标医院完成医保落地,包括通过医院准入或双通道药房;同时,通过200名左右销售代表组成的专业肾科团队,将目标医院扩展至约800家,覆盖超过70%的耐赋康潜力市场。此外,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作为云顶新耀的头款商业化产品,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56%至3.528亿元。
 
  销售团队方面,截至2024年底,云顶新耀的耐赋康销售团队合计有150人,已覆盖全国600至700余家核心医院,触达60%以上的目标患者群体,为产品的持续放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持续夯实商业化基础的同时,云顶新耀积极推进自研及全球权益产品差异化管线布局。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共价可逆 BTK 抑制剂 EVER001 展现出积极的临床数据,全球开发进程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将公布更多的临床数据。
 
  在 AI+mRNA 平台方面,公司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治疗领域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全球临床转化的里程碑突破,充分验证了其自主研发实力、AI+mRNA 技术平台的创新优势以及全球价值。其中,自研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 EVM16 已进入临床阶段,并于今年 3 月完成头例患者给药;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 EVM14 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美国 FDA 批准,成为公司头款自研进入全球临床阶段的 mRNA 肿瘤治疗性疫苗;自体生成 CAR-T 项目也将于今年完成头个临床前候选药物筛选。?
 
  云顶新耀相关人士表示,云顶新耀将在继续利用已建立的运营的商业化平台自我“造血”,继续巩固在核心治疗领域的地位,持续深化AI+mRNA技术平台的创新研发,朝着2030年成为亚洲全球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的愿景稳步迈进。展望2025年,云顶新耀将继续通过提升商业化运营体系效率与推进自研及全球权益产品差异化管线布局,实现更大化协同效应。
 
  云顶新耀此次 “摘 B”,不仅标志着其财务表现与商业化能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更有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与配置价值。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云顶新耀将凭借自身的创新实力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在生物制药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患者带来更多创新疗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