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科研人员从药用植物南牡蒿中发现一系列抗肝癌活性成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06  浏览次数:6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1日发布消息称,该所陈纪军研究团队从药用植物南牡蒿中发现一系列具有抗肝癌活性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肝癌新发人数超过84万,因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达78万,而约50%的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目前共有4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瑞格菲尼、乐伐替尼和卡博替尼,1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拮抗剂雷莫卢单抗,以及2个PD-1抑制剂纳武单抗和帕姆单抗用于临床治疗肝癌,但结构类型相对单一,易产生耐药性。     陈纪军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从蒿属植物中寻找结构独特、作用机制新颖的抗肝癌先导化合物和创新药物研究,成功建立了蒿属植物中倍半萜二聚体的定向识别与抗肝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分离方法。该研究首次发现南牡蒿提取物对三株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首次从南牡蒿活性部位分离9种结构类型的36个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南牡蒿素A1-A3、B1-B2、C1-C4、D、E、F1-F15、G1-G8、H和I。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36个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中,南牡蒿素G5和G7活性最好,与临床一线抗肝癌药物索拉非尼相当;且南牡蒿素G7对正常肝细胞THLE-2显示出较索拉非尼更好的选择性,安全性优于索拉非尼;同时,南牡蒿素G7还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G2/M细胞周期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南牡蒿中一系列骨架新颖、结构多样的倍半萜二聚体,丰富了蒿属植物中倍半萜二聚体的结构类型,并为新型抗肝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结构多样的候选分子和重要的药理学基础。     至今,陈纪军研究团队从南牡蒿、暗绿蒿、中甸艾、牛尾蒿和蒙古蒿等植物共分离鉴定得到了122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占全世界蒿属植物已报道的234个倍半萜二聚体总数的52%。
 
关键词: 抗肝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